本报讯(记者 刘冕 实习生 李佳乐)博物馆带上“压箱宝”到社区串门子,请专家到市民家门口引古博今说历史。今年起,提供这种送展览进社区服务的博物馆将达到100家。
这是首都博物馆联盟整合本市博物馆资源后,为市民奉上的又一道京味儿文化套餐。北京市文物局透露,目前,首都博物馆联盟成员已有121家。
今年5月18日博物馆日,鲁迅、郭沫若、老舍等8家名人故居纪念馆就率先推出了“文化名人与北京精神”巡展。
随后,本市博物馆先后推出了系列临展和巡展。中国农业博物馆与门头沟永定河文化博物馆联合举办“中华农耕文化暨门头沟区文化资源展”、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在西单科普画廊举办了学习雷锋精神主题展览……目前,这些展览正在各个社区、学校巡展。
送展进社区,打破了博物馆的传统“围墙”。
“到社区办展览,相当于开拓了博物馆的面积,同时方便了市民感受文化魅力。”市文物局博物馆处有关负责人给出了一组数据,本市注册的163座博物馆每年新推出的固定陈列、临时展览、巡回展览共500余项。博物馆年接待观众数量超过3500万人次。同时,免费开放的博物馆每年会举办各类市民活动百余项,接待观众超过1000万人次。
现在,一些博物馆干脆在社区开办起分馆,有些则在网上开办展厅,市民看文化读历史越来越方便了。另外,首都博物馆联盟还与北京博物馆学会先后在东城、西城、延庆等十多个区县的四十余个社区举办了“魅力北京 百场讲述”活动。
“这几年,博物馆跟我们的关系越来越近。”市民肖先生算是个博物馆迷,他的感受更直观:“以前的博物馆,是高高在上的文化殿堂,每一座门口都有高台阶。这几年,新建博物馆更像是一座城市的客厅,门口都铺成缓坡了。现在,展览直接送到家门口,我们天天都能看展览。”
特写
“老舍”常驻金鱼池
本报记者 刘冕
博物馆送展览进社区,算不上新鲜事儿。但博物馆开分馆,老舍纪念馆算得上是本市的头一号。最近,这处名人故居纪念馆利用东城区金鱼池社区的活动中心办起了常设展,方便附近居民随时了解京味儿文化。
适逢开分馆半年,记者跟着老舍纪念馆工作人员王志平和王红英做了次回访。
还没走进博物馆大门,一位白发苍苍的女士亲热地挽起王红英的胳膊,笑呵呵地说:“您又来啦?快,再跟我们多讲讲老北京的特点。给我们的戏再添点彩儿。”
这位老太太叫韩秀英,今年快70岁了,在金鱼池住了30多年。她说:“自从今年4月,老舍纪念馆在我们这儿开了分馆,我们就把文化娱乐活动都搬到这里了。现在,我们就在排演话剧《龙须沟》呢。每次休息我们都要进展厅逛逛,找找灵感。”
跟着她,记者进入展厅。这里的布展与一般展览不同。前半部分,老舍先生的生平简单明了,《茶馆》、《骆驼祥子》等代表作浮光掠影,惟独《龙须沟》的内容占了大半个展厅。
“这是为这里的居民量身定做的。”王红英说,“这个屋子里原来也有个图片展,一两张龙须沟的老照片,还有大量金鱼池新面貌的照片贴了一墙。但是中间没有沟通,需要靠居民自己想象。所以我们设计展览的时候就从这儿入手。”
展柜里,一本1951年版的《龙须沟》静静陈列。当年,老舍因为创作了这部歌颂人民政府为普通市民办实事的话剧,获得了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可以说,老舍先生与龙须沟、金鱼池有着不解之缘,我们就想通过这个展览,把这份缘分继续下去。”
追溯起来,分馆的成立也是因为这份缘。
王志平说:“以前博物馆送展览进社区,就是带着几块展板到社区摆几天,经常是居民下班了展览也走了,文化没扎下根儿。今年春节刚过,我们看到金鱼池社区要办文化节的消息,就主动跑到社区看看能不能帮点忙儿。没想到一拍即合,社区的居民对老舍非常怀念,特别欢迎我们来办展览。”
社区干脆把活动室腾出来,作为纪念馆的分馆。王志平说,“不仅居民丰富了文化生活,老舍纪念馆的展陈面积也变大了,更多馆藏可以与观众见面。”
记者离开时,居民们仍在老舍纪念馆分馆里参观,话题绕不开京味儿文化。显然,这里已经成为“老舍”和京韵文化的常驻地。
(原标题:百余家博物馆展览进社区)